IAMAS青年工作组举行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会

IAMAS青年工作组举行诺贝尔物理学奖解读会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气候学家——美籍日裔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 Manabe)和德国科学家克劳斯·哈塞尔曼(Klaus Hasselmann),以表彰他们基于物理理论解决复杂地球气候系统变化问题的伟大贡献。为此,在CNC-IAMAS的倡议和领导下,CNC-IAMAS青年工作组于2021年10月20日晚举行了面向青年学者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线上解读会。

会议邀请到北京大学胡永云教授、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林先建研究员、国家气候中心孙颖研究员、清华大学林岩銮教授、中山大学吕建华教授五位资深专家联手解读诺奖获得者的相关工作,并特别荣幸邀请到CNC-IAMAS主席穆穆院士为大会致辞。穆穆院士提到,此次气候学家获得诺奖有利于促进大气科学与其他热门学科领域(如人工智能)进行交叉研究,有利于大气科学全面可持续均衡发展,对我国的大气科学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胡永云教授侧重于解读诺奖的物理基础和背景,全面系统地讲解了气候变化研究的历史。胡老师建议年轻学者注重基础性工作,坚持理想、情怀和信仰,希望年轻一代在学术水平、学术风气方面都能有所提升。与真锅先生共事多年的林先建研究员从数值模拟的角度解读了真锅淑郎的工作,还回忆了他和真锅先生交往的趣事。他认为真锅淑郎致力于用最简单的模式来了解复杂的物理现象,把复杂的系统简单化,用寥寥几笔描绘出气候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他将真锅淑郎描述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大气“素描家”,我们应该学习这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做事理念。国家气候中心孙颖研究员主要介绍了克劳斯·哈塞尔曼在最优指纹法方面的贡献。哈塞尔曼为理解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最早提出的最优指纹法已经成为国际气候学界理解气候变化原因的科学基石,对理解我国的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林岩銮教授从诺奖得主真锅淑郎的辐射对流平衡(RCE)模式谈起,同时介绍了他对真锅淑郎的印象:平易近人、热爱科研,直到现在还在参与论文工作,有着“科研就是生活的理念”。真锅先生的工作化繁为简,致力于在复杂的系统中寻找普适性的东西。林老师也分享了一些如何开展原创性工作的建议,并提出了自己认为的大气/气候科学中的一些挑战。吕建华教授的发言总体谈到了诺奖引起的漫想,从真锅淑郎说到Rossby生前的最后一篇文章。关于学科认同和学科交叉,吕老师引用了赵九章先生的话:大气科学是一门既具有地域特点、又需要数理基础的边缘科学。吕老师重点强调了学术上避免跟风,提出了“五十年后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五十年后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可能是什么?”、“我现在可以为此做什么?”三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此次活动以线上直播的形式,通过腾讯会议、新浪直播、蔻享学术平台进行同步直播,观看人数超一万人,人气旺盛,实现了宣讲传播效应最大化,获得了良好反响。


(CNC-IAMAS 董悦明、姜中景、张璐、李婧、王蕾 供稿)